大家好!“我”是一建君。
自1952年誕生于上海,“我”已經走過了69個年頭。一路走來,風雨兼程,幾代一建人愛國奉獻、艱苦奮斗,才有了如今“我”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。
六十余載櫛風沐雨、砥礪歌行。這一路有太多的故事、太多難忘的瞬間、太多令人鼓舞歡欣的時刻,想要和大家分享。
知曉來路,才能安放好當下的腳步,才能更好地邁向明天。從今天開始,“我”將講述自己的歷史。通過學習司史,讓大家更加了解企業文化,更好融入公司發展,提升自身榮譽感、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識,與企業同呼吸、共命運,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。
公司遷來蘭州之前,基層施工單位沒有永久性房屋建筑,公司及附屬單位的房屋由公司行政辦公室負責管理。
1963年,公司遷來蘭州后設立房產科,主要負責晏家坪平房住宅的分配與管理。
以后又負責鄭家莊4棟三層住宅的分配、調整與管理。
1981年,開始在晏家坪、龔家灣、鄭家莊和白銀市一O四處基地修建五層混合結構住宅工程。
1982年4月召開的第三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,市議通過《職工住房分配方案》。同時選舉產生由14名職工代表組成的分房委員會。對公司新建的職工住宅,按照規定條件,實行民主分配。
1983 年、1984 年又進行兩次修訂。修訂后的《職工住房分配方案》規定:優先照顧參加革命工作較早的老干部、生產技術骨干和勞動模范,重點解決擁擠、危房戶和拆遷戶。實行個人申請、民主評議、張榜公布和三榜定案的分配辦法。
1985年,在晏家坪北院修建了7號住宅樓(也稱鴛鴦樓),建筑面積2684平方米,戶均建筑面積41.3平方米,作為公司內部首次以商品房形式出售給65戶大齡青年職工。職工購房后享有部分所有權。
單身職工的住宿,1978 年以前大部分安置在施工現場和工程處基地的臨時建筑,或者占用建設單位提供的永久性建筑。
1980 年以后,各工程處陸續修建了綜合樓,供辦公與單身職工住宿綜合使用,住宿條件有所改善。公司規定,綜合樓12平方米以內的住兩人,12至15平方米的住三人,15平方米以上的住四人,一律免收費用。